□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 陈少乐/图文
当前中国正在形成“145空间发展格局”:“1”是指:高水平推进一带一路建设;“4”是指:东、中、西、东北部地区发展各有侧重点;“5”是指: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长江经济带、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五大国家战略。大家有目共睹的是:成渝双城经济圈和长三角共同引领了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那么,黄河流域中的地区如何借鉴?我们认为:在郑州、洛阳、西安的都市圈建设中,一定要以“郑洛西高质量合作带”为引领。将它打造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区,从而使它成为国家战略中的重要支点。为此,我们将陆续推出洛阳规划院国家级注册城乡规划师陈少乐系列文章,分别是:“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进入国家战略的系列探讨之一:基础条件与发展定位;系列探讨之二:可行性分析;系列探讨之三:问题概览与实现路径。一、可行性分析
1、区域优势得天独厚
“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位于我国中西部交汇的地带和“胡焕庸线”上,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叠合区域,是国家“两横三纵”格局的横向通道的主要支撑带,关乎着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关乎着国家的稳定和安全。郑州、洛阳和西安综合交通联系紧密,且郑州和西安是我国中西部的重要交通枢纽,陇海铁路、郑西高铁在联系我国东、中、西部,以及联系中亚、西亚和欧洲都居于重要作用,因此“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在全国范围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区位作用,是区域内的重要城市,是我国中部和西北部地区的其他城市对外对内联系的重要枢纽。
2、历史文化一脉传承
“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地处华夏文明的起源地,处于黄河流域文化的核心地带,是华夏文化的集中地。自夏商到北宋,西安、洛阳、开封等城市一直是各个朝代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其中汉、唐两朝又是我国古代国力十分强盛的朝代,对内保持国土的完整、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多元,对外不断输出中华文明,引来各国效仿,因此“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所处的区域也可称为中华文化的盛世中央带。区域内的城市之间自古以来就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城市历史悠久,城市发展起步早,蕴含着许多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及典故,且区域内的居民都处于中原文化的核心圈层,生活习俗、文化风俗相近,民间往来密切,具有天然的地缘和文化亲缘优势。
3、自主创新能力增强
以郑州、洛阳、西安三市为统计范围计算,该区域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到2017年达到了2.64%,其中西安市的R&D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了4.3%,超过创新型地区水平。2018年郑州和洛阳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数量分别为19家和14家,西安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39家,均在全省排名前列,且郑州和西安的每万人口拥有发明专利数均是全省第一。从高校数量来看,西安和郑州的高校数量均位于全国前十,高校数量多,培养的各类人才越多,在创新领域能有更突出的发展。
4、人口环境持续优化
区域内拥有沿黄多个生态涵养区和自然保护区,以及秦岭山脉、伏牛山、太行山等多处生态绿核,山水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其中洛阳市、西安市2018年的森林覆盖率分别为45.1%、48.03%,达到国家森林城市标准(40%);西安、三门峡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过国家园林城市标准(8M²/人)。区域内空气质量持续好转,2018年洛阳市、西安市、三门峡市、渭南市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全年的比例在50%左右。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初见成效,公共基础设施、交通设施逐步完善。
5、国际化特色鲜明
“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是一带一路的组成部分,连接着我国中西部地区和中亚、西亚、欧洲,其中西安、洛阳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具有国际化特色。区域内的主要城市都具有各自的鲜明的国际化特色,比如郑州拥有着“买全球、卖全球”的全球性物流体系;洛阳拥有着隋唐文化和众多历史遗迹;西安不仅有着众多历史遗迹,还拥有着众多一带一路相关的对外交流活动,各城市之间存在互动合作的基础。同时,目前中欧班列开行城市中,郑州和西安的开行列数较多,增长速率较快,与欧洲之间的货运往来也越发密切,货物生产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
二、必要性分析
二、必要性分析
1、顺应全球经济集聚发展趋势的重大机遇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正经历着深刻变化,国内国外双循环互促。城市竞争逐渐向区域竞争转变,客观要求城市破除行政区划障碍,从更大范围协调分工,从而推动整个区域向前发展。在此背景下,依托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河流建设经济走廊发展廊道经济,是多个城市跨区域合作的一种新型模式。美国硅谷、波士顿地区以及我国提出的G60科创走廊、广深科创走廊都是贯彻落实“廊道经济”的最佳案例。西安是全国闻名的“硬科技”之都,原创技术与高精尖科技基础十分雄厚,洛阳是全国著名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科研院所优势十分明显,郑州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物流集散中心,三市产业发展与合作(研发+制造+销售)潜力巨大。基于此,在中西部地区打造“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正是把握区域集聚规律、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径的有益实践。
2、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举措
“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区位优势明显,处于“一带一路”倡议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国家战略的双重影响区域内,可成为落实两大国家战略的重要区域型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确立的重大对外战略,它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一经推出即得到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热烈支持。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郑州、西安(起点)与洛阳(起点)需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快“走出去”步伐,与沿线国家共同开展经贸合作,从单个节点城市转向一体化协作区域,在推动“一带一路”升级版建设中展现新作为、做出新贡献。
3、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
继“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四个重大国家战略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也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以城市群建设带动重大国家战略落地实施是我国区域发展的既定思路,其特征是多个省会或者直辖市的联合,与长江经济带确立的长三角城市群(上海+南京+杭州+合肥)、长江中游城市群(武汉+长沙+南昌)、成渝城市群相比(重庆+成都),目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仅有兰州-西宁城市群受到国家认可,区域战略支撑载体相对缺乏,由此“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郑州+洛阳+西安)作为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具有重大意义。
4、促进中西部崛起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
十九大以来,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逐步推进,国家通过各种措施推动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位于我国中部向西部的过渡地带,北方与南方的交界地区,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黄河宁,天下平”,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条件最好、发展潜力和活力最强、历史文化资源最丰富的区域,只有“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成功隆起才能带动中西部的崛起,才能有效推动陕西与河南的发展。也只有中部地区完成崛起,才能确保中西部地区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所以建设“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5、探索复合走廊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安排
“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可能是我国第一条具有多种功能的区域战略走廊。目前,国内外提出的走廊主要以经济走廊为主,例如G60科创走廊、广深科创走廊、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等,经济特征相对突出,但与传统科创走廊不一样,“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除了科创以外,其它方面优势也十分突出。文化历史方面,西安与洛阳同为我国四大古都之一,郑州、开封为我国八大古都之一,同属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古都如此密集世所罕见,需要形成历史遗迹保护与传承的共同体;生态方面,北有太行-王屋山系,南有秦岭-伏牛山系,区内大小河流数量众多,宜居优势明显,需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打造“两山理论”的中部模式;交通方面,郑州、西安同是全国重要铁路交通枢纽,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国际化特征突出,具有带动区域加快国际化的先天优势。由此可见,以“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建设来探索科创、文化、生态、交通、城镇等复合走廊协调发展的代表性与重要性不言而喻。
结束语
结束语
河南省在2003年提出了“中原崛起”的经济发展计划。17年过去了,塌陷的中原崛起了吗?崛起之路在何方?我们推出的系列文章或许有些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