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党群信息工作部
总第1086期
 
关于我们
  • 出版时间:每月上旬
  • 投稿邮箱:lyymyhome@sina.cn
  • 联系电话:0379-63252224
  • 地  址:洛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元大道56号
荥阳老城空间形态及历史文化调研分析
新闻作者:栗金龙  发布时间: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筑三院 栗金龙/文 
     一、地理区位及历史沿革
    (一)地理区位
    荥阳是历史上的政治要地,就其宏观区位而言,其东有鸿沟连接淮河,北依邙山毗邻黄河,南临索河连嵩山,西过虎牢关接洛阳、长安,地势险要,交通便利。荥阳老城是荥阳市的旧城区,其东有索河自南向北又折向西蜿蜒而过,南有群山,西跨虎牢,北横广武山,可谓“山环水绕”。
    (二)历史沿革
    荥阳老城最初名为“大栅坞”,是八王之乱后,荥阳故城(今古荥镇)的张卓、董迈等人于永嘉元年(公元307年)流亡至此修筑坞堡而成;之后向东扩大规模,改名“大栅城”;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大栅城”始改称“荥阳城”。此后经历隋至民国数代一直作为县治,直至1981年县委县政府迁至现索河东岸的新城区,“荥阳城”才成为“荥阳老城”。
    二、空间形态及文化分析
    同大多数老城一样,自行政中心迁出后,荥阳老城就一步步走向衰败,人口外迁、建筑破坏、环境恶化。但幸运的是由于新城择址异地建设,使老城逃脱了大拆大建的厄运,因此目前老城总体格局较为完整,建筑独具地方及历史特色,环境祥和、民风淳朴。
    (一)总体格局
    荥阳老城自初建至今,数次扩建,约在明嘉靖年间始形成现在的规模:其平面近似椭圆形,东西最长990m,南北最宽642m,周长约3000m;其地势中间高、四周低,东面索河环绕,形似乌龟,因此人们称其为“金龟戏水”。
    1、城墙演变
    根据现存史料,关于荥阳老城城墙的最早记载是在明景泰元年(1450年)“知县王凯筑土城,高丈余”,并在1459年形成较完整的规模“周围三里,高二丈,厚半之,雉堞千余。”城墙共有“迎晖”(东)、“西城”(西)、“迎薰”(南)、“拱极”(北)及小西门五个门,后又在东西城门外修筑月城。由于城墙东临索水,曾多次因河水暴涨而遭到破坏,因此自明代土墙筑成至民国期间,城墙共修缮几十次,增加了瓮洞水道、碉台等设施,并逐步实现了由土墙到砖墙的演变。新中国建国初期,城墙的大部分墙砖拆除用于城市建设,导致城墙毁坏,现仅在北城墙局部可以看到夯打的基础。
    2、功能分区
    明嘉靖至新中国成立前,城内十字街东北角分布着县衙、文庙、儒学、索亭驿等主要公共建筑,西北角则是城隍庙、社学、阴阳学学校和其他县府管理机构,商业主要分布在西街,少量分布在东街;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治制度及社会结构的变化,许多重要的历史建筑如文庙、城隍庙等被毁,但县政府、各行政机构及其家属院和学校等仍集中在十字大街东北角,因此后期东街商业比较繁华。
    3、街巷空间
    荥阳老城内街巷格局一直未发生较大变化,县衙门前的“十”字大街(由东街、大街、西街、南街、北街组成)为城内主干道,另有菜市街、杏坛街、五桂街等小巷穿梭其中,从而形成以四纵一横为主的街巷格局。街道两侧建筑功能主要以居住为主,商业则主要集中在菜市街两侧;东、西大街两侧有石磨香油、杂粮餐馆、占卜等零星的传统小店分布。荥阳老城原有街道形态较为自由,十字大街各处的宽度由4m到7.5m不等,高宽比也相对较小,大多在0~0.5m之间;菜市街及杏坛街由于是后期规划,街道宽度较大,别为18m及11m,高宽比多为0.6~1。
    (二)公共建筑
    荥阳老城内的特色公共建筑主要建成于清末至“文革”时期,并成为构成老城古风古韵的重要节点。
    1、清代遗存
    据史料记载,乾隆时期,老城内主要有县衙、索亭驿、城隍庙、关帝庙、汴源书院等公共建筑,但目前除县衙及魁星楼外已损毁殆尽。县衙原分东、中、西三路且自南至北可分为仪式区、办公区及生区,现建筑仅存大堂及内宅,大堂以北的院落格局保存也相对完整。魁星楼位于老城东街市豫剧团院内,通高14m,青砖垒砌,分基座、楼身和楼顶3个部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测绘局在魁星楼上设置测绘点标志,从此,很少有人登楼观瞻。
    2、民国遗存
    原中国工商银行荥阳县支行及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荥阳分公司是荥阳老城内现存的民国时期公共建筑典型代表,五开间卷棚式建筑,墙体采用青砖砌筑,现仅余沿街立面;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荥阳分公司则为两层五开间卷棚式建筑,山墙高出屋面,类似封火山墙的形式。两座建筑比邻而居,沿街立面均在建国初期被拆改为苏式风格,成为记录老城历史的典型代表。
    3、新中国成立后至80年代遗存
    荥阳老城新中国成立后至80年代的现存建筑有烈士陵园、汽车站、武装部、老法院、被服厂、影剧院、戏曲学院等。烈士陵园位于索河岸边,建于1976年,内有人民英雄纪念碑及成片的树林。除此之外,其他公共建筑具有一些共性:它们通常是以院落形式进行组织的建筑组团,但由于院内建筑年代不同、保存状况不同,院落形式并不规整。建筑高度为一层或两层,多采用红砖建造,沿街立面多以通高砖柱来强化开间且上部高出屋面,做中间高两侧低的造型。
    (三)民居建筑
    与公共建筑现状相比,荥阳老城内的民居建筑院落格局相对规整,富有地方特色。
    1、清代遗存
    荥阳老城内的清代民居遗存有董天知将军故居、陈化龙故居、于家大院等。董天知将军(曾参加百团大战,29岁壮烈殉国)故居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位于老城南街,坐东向西,共三进院落,占地约700㎡:一进院由门楼倒座、正房及院墙围合而成,院墙内嵌有两列碑文,院内矗立董天知将军的塑像;二进院由正房及北厢组成,院内有一棵500多年的古槐,并立有古槐诗碑;三进院房屋已无存,现存建筑均为砖木结构,硬山屋面,墀头与屋脊雕饰精美。
    2、民国遗存
    荥阳老城内的民国民居遗存有韩凤楼故居、丁氏旧宅等。韩凤楼(曾讨伐袁世凯、参与抗日,任河南省政府参事)故居位于老城南关街,原有东、西、北3个院落,现仅存西院部分的二进四合院,坐西向东,占地约780㎡。其中一进院落较为狭长,院内不仅有厢房,还有厢楼,然后是堂楼。虽然厢房已损毁殆尽,但厢楼及堂楼上精美的墀头砖雕、雀替木雕等仍颇具文化艺术价值。二进院落无厢房,但正房为两孔窑洞,更突显了韩凤楼故居的地方特色。
    3、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遗存
    荥阳老城内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的民居遗存多分布于城东,这一时期的民居遗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多层家属楼和普通民房。由于该时期老城内存在武装部、水利局等行政机构及印刷厂等规模较大的企业,相应的留下一些体量较大的家属院和家属楼;普通民房院落格局多不完整,院内环境也较杂乱,建筑多已年久失修。
      三、小 结
    本文分别从空间形态及历史文化的角度对老城的地理区位及历史现状做了简单梳理,基本可以确定荥阳老城作为清末至“文革”时期县级行政中心活态标本的重要价值,而如何激活老城的活力并将其历史文化传承下去,则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