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党群信息工作部
总第1065期
 
关于我们
  • 出版时间:每月上旬
  • 投稿邮箱:lyymyhome@sina.cn
  • 联系电话:0379-63252224
  • 地  址:洛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元大道56号
倒盏民俗村设计感悟
新闻作者:栗金龙  发布时间: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7年十一国庆节假期,坐落于万安山脚下的倒盏村,成为洛阳城郊最火爆的旅游景点。据有关方面数据统计,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参观到访人数累计突破100万人次,单日峰值逼近20万人次。传统的民居建筑、地道的特色小吃、古朴的曲艺表演,满满的民俗文化,亲切的老家味道。 

倒盏村又名倒盏民俗村,是洛阳市伊滨区倒盏村田园综合体的核心区项目,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诸葛镇东,万安山北麓,玄奘路与孝文大道交叉口西南侧。倒盏村西与龙门石窟风景区接壤,南与万安山国际滑雪中心相望,处在龙门石窟、少林寺和万安山三大旅游景区连线上。地理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发达。相传,此地曾产美酒,乾隆帝巡游龙门石窟至此,举杯痛饮时,一仰脖喝得杯底儿朝天,将美酒一饮而尽。当地百姓为纪念此事,便改村名为倒盏村,意为倒了杯盏。不过,诸葛镇先前有道湛村,而无倒盏村,如何在数里长的沟壑中建造起一座豫西传统村落从始至终成为了设计所围绕的核心问题。

驱车沿玄奘路行进,路南侧一排明清仿古商铺映入眼帘。青灰色的砖墙,原木色的门窗,出挑的坡顶和高挂的红灯笼,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居中空地位置是景区入口大门,大门往里正对的是书写着 “家”字的影壁墙。由于地处洛阳市郊万安山麓的丘陵沟壑地带,倒盏民俗村按空间位置划分为两大部分:沟上玄奘路沿街商铺和沟下民俗文化街。沟上沿街商铺采用传统明清建筑形式,双坡顶,二层砖木结构,规划设计商铺约96间,建筑面积约4359.69㎡。现已建成十余间商铺,暂未对外运营。沟下民俗文化街位于一条天然的沟壑之中,沟壑总体成南北走向,长约480m,宽15-60m不等,两坡加一沟,两侧高,中间低,高差6m左右,典型的豫西丘陵地貌。沟下民俗街有店铺200余间,房子一层为主,砖木结构,规划建筑面积约4300㎡。

项目概况:

20167月我院接受甲方委托,规划设计河洛老家民俗村项目(前期暂定名称)。在和甲方的沟通洽谈中发现他们对项目的定位和方向模糊不清,当时仅仅提出了营造出回家的感觉。这对于我们而言,多少有些难以掌控,先前院里对民俗古建、特色民居方面的工程少有接触,项目主要集中在公建办公楼、住宅小区、学校规划设计等方面,此次设计既是机会,更是挑战。 但我们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和放弃,作为设计师,我们有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项目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王院长高瞻远瞩,迅速做出反应,成立了以姚院长为核心的古建设计团队,我作为项目组成员参与其中。

成立好团队,作为规划技术指导,紧接着需要明确甲方的项目定位和设计方向。稍后通过和甲方的数次沟通,又结合同类优秀项目的查阅整理和周边古村落的走访了解,逐渐明确了项目的定位和方向:打造豫西乃至中原地区传统特色民俗村落旅游项目。在确立好了方向后,通过了解发现陕西袁家村和马嵬驿一直在民俗特色体验旅游方面作为标杆闻名于全国。随后,项目设计团队一行六人驱车400余公里奔赴袁家村和马嵬驿。古朴宜人的街巷、特色传统的民居、美味地道的小吃和悠扬动听的民歌,瞬间给人一种回归乡村老家的亲切感觉,来此参观体验的中外游客摩肩接踵、络绎不绝。我们设计团队,通过几天的沿街参观走访、测绘记录和亲身体验,前后跑遍了两个关中村落,设计思路也愈发明确肯定。

设计理念:

当下都市化的快速发展和疯狂建设侵蚀了自然古朴的村落和耕地,乡村、农田、麦场、古井慢慢的只存活在遥远的记忆之中,传统民俗风情逐渐被草根文化、快餐文化取代。倒盏民俗文化村由于地处洛阳市近郊,万安山北麓,远离城市烦嚣,自然田园环绕,空气清新宜人。特殊的时代背景和优越的地理区位,造就了倒盏民俗文化村的设计理念不仅仅只是传统的民居房子,还要传承这片土地正在流逝的记忆,充分展现豫西地区民俗风情和人文特色。

经过前后数次项目组成员沟通谈论,最终确定了倒盏民俗村整体设计策略从“传统民居、民俗风情和乡土景观”三个层面去诠释“记忆”和“家”的感觉,重现当地的历史人文和乡土风情,并结合周边的运动滑雪和生态田园等配套设施努力打造“风景秀美、森林葱郁、沟壑蜿蜒、山水幽雅、人与自然和谐相容”的美丽农业田园。”

建筑形制:

不同于洛邑古城和孟津卫坡村景区传统的官式建筑风格,倒盏民俗村建筑整体采用豫西明清时期传统民居形制,青砖灰瓦,砖木混合结构。出挑双坡顶,栗色木门窗,装饰艺术古拙质朴,建筑风格大方质朴,色彩质朴淡雅,尽显浑厚庄重之风,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审美价值。商铺建筑单开间3.5m左右,进深5-6m,檐口高约2.7m,脊高5.3m左右。沿街建筑前后参差错落,屋顶高低变化,围合出街巷空间。街道采用传统村落的尺度,内部街巷宽约4-6m,尺度亲切宜人,适合漫步闲逛。

倒盏民俗村主要建筑类型包括:商铺、茶舍、戏台、祠堂、街巷、作坊、客栈、庙宇、清真寺、城楼等。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生产性建筑丰富了整体风貌,增添了多样的体验感官。传统民居结合乡土景观,并融入地方民俗表演和特色小吃,重现当地的历史人文和乡土风情。

建造策略:

1.灵活组合拼接:

由于项目所在区位沟壑地形复杂,加之测绘误差因素,前期建筑规划设计平面在实测地形图上摆放适中,但现场勘测放线却出现偏妥情况。所以,我们采取了分类设计、灵活组合策略:选取豫西传统民居中典型的一开间、两开间和三开间单体布局形制,并以此分类模数,根据现场地形灵活组合拼接。相邻建筑按照前后参差相错,屋顶高低起伏变化原则控制街道风貌总体效果。

2.设计师驻场:

为了更好的切合现场地形,打造原汁原味的豫西民居,及时沟通反馈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倒盏民俗村项目前期采取设计师驻场策略,项目组成员设计师实地驻场,配合施工定位、放线及搭接等工作,并及时汇总建造问题,以期快速做出更新和改进。项目组姚总更是数次亲临现场指导,解决技术问题,诚恳谦逊的态度赢得了甲方的高度认可和肯定。

3.传统工匠参与:

豫西民居作为洛阳地区民居的代表,其中蕴含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建造技艺。所以倒栈民俗村项目组采取原则控制,灵活组合搭接的策略,项目组统领整体规划设计,具体建造等传统工艺问题有当地传统老工匠配合解决。一方面,更好的延续传统技艺;另一方面,整个建筑设计更能真实、贴切的表现出地方特色。

倒盏民俗村在国家大力提倡文化产业的背景下,创造性的注入田园综合体理念,并将民俗文化融入其中,迅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开门迎客伊始便单日峰值逼近20万人次,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参观到访人数累计突破100万人次。相信未来必将成为洛阳乃至中原地区休闲旅游的一大亮点。同时,倒盏民俗村项目独特的设计理念、精湛的设计手法和优质的咨询服务为建筑三分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倒盏村大门
戏台茶馆
街巷脉络
人流如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