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三院 党海波/文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老年人基本养老保险逐渐引起了社会各国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养老院作关城市帮助老年人健康养老的重要场所,在养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城市社区养老院的建筑设计必须更加注重人性化,旨在帮助城市的老年人有一个更舒适的养老方式。进行无障碍、安全、适应性强的老龄建筑设计,尽可能增加老年人长期生活和健康支持措施的数量,以满足老年人正常的生理和代谢功能,为城市,老年人创造“老、老、乐”的环境,丰富城市现代老年建筑的设计模式。
一、养老院建筑功能的主要构成
养老院的整体构成及其建筑功能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老年人居住服务室主要包括卧室、卫生间和阳台。其次,健身器材的房间一般由活动室和卫生间组成。三、医疗服务室,包括住院部医务室和医学观察室。第四,公共厨房为租房服务,主要涉及多个部分,包括公共餐厅、大厨房和小厨房、仓库、浴室和洗衣房。第五,行政接待辅助服务室的主要功能包括行政接待室、办公室、小超市和仓库。以上是养老院在功能上满足老年人需求的人性化设计。此外,从养老设施的规模来看,养老院还可以适当增加医疗病房,医疗工作室、多功能厅、心理理疗室、警卫室等。
二、城市养老院建筑的人性化设计基本概述
养老院建筑的人性化设计最早是由联合国在20世纪提出的,也被称为无障碍建筑设计。在当前各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联合国提出本次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景观环境、养老医疗、建筑、工业等方面的先进知识,为老年人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要求考虑老年人的身心状况,保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能够随时得到监测,防止发生意外。老年人是我们整个社会人群中的特殊存在,他们的感知能力和行为能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人性化设计的养老院在城市很受欢迎。相对于普通建筑,养老院的设计要求更为严格,需要遵循以下四条规则:灵活性原则,要求身体灵活性程度不同的老年人正确使用周围的设备。公平原则平等对待每一位老人,让每一位老人都能享受到养老院的人性化设计。禁止用金钱衡量每个老人。不同健康状况,不同年龄的老人,应该一视同仁。简单明了的设计原则,尽一切可能减少老人生活中的烦恼,老人身边物品的操作方法要简单易懂,每个老人都要得心应手。养老院的人性化设计应以基本医疗和养老为重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人性化设计。
三、城市养老院建筑人性化设计存在的弊病
3.1地理位置选择不合理
一般在这种情况下,老院的位置以及其位置上的一些建筑和选择都比较偏僻,周围的一些地理和经济环境也不理想,养老院内的一些建筑和位置以及周围配套的生活设施也不齐全。这种偏远的小型家庭养老院的位置及其建筑,不仅会直接导致许多老年患者外出工作和生活不便,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许多老年人的身体、心理和经济负担,促使许多老年人身心更加孤独,更没有时间照顾患有疾病的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3.2养、护、医三大功能分离
由于我国现有养老管理服务机构的养老服务主体功能结构单一,老年人的健康生活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精神和社会文化需求一直困扰着许多老年人。通过对相关护理机构的市场调查和分析发现城市社区养老院建筑人性化设计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实现养老、护理、医疗和三大服务功能区的分离。城市近一半的养老院只照顾到城市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对城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关注不够,城市大多数养老机构不能及时提供护理,或者提供护理医疗服务的能力较弱。老年人可以入住社区养老院的一般情况分为四类:第一类健康老年人,第二类亚健康老年人,第三类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第四类残疾老年人,这些残疾患者往往只需要固定时间段的照顾,而不是全天候的家庭照顾。到目前为止,我国部分养老服务机构只接纳那些能完全自理的老年家庭,但拒绝接纳那些不能完全自理或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老年家庭的现象依然严重,导致养老、护理、医疗三大服务职能基本分离。
3.3 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
在医疗硬件方面,很多小型养老院只能提供基本的生活服务场所,却没有配备相应的基本医疗服务、体育娱乐和休闲健身活动。一些大型养老院配备了这些医疗设施,但缺乏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在护理人员的健康管理方面,护理人员很少有保健技术的专业知识,部分护理人员甚至缺乏居家老人保健的专业经验。另外,很多居家养老院建筑都是由旧式建筑设计改造而成,在人性化的建筑设计管理上几乎完全空白,对于很多老年家庭的日常行动非常不方便,尤其是对于一些经常依赖电动轮椅的老年家庭。因为没有无障碍的步行通道,给一些经常依靠轮椅的老年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四、养老院建筑的人性化设计对策
4.1 基本建筑功能
养老院建筑的整体组织布局设计非常特殊。首先要充分考虑一个老人的实际生活状况。比如人的生活习惯、生活条件、护理活动等。应该在各方面都人性化。老年人不仅需要长期生活在安静的生活环境中,还需要有完整的配套医疗设备设施和便捷的公共护理医疗设施。而且还要求有独立的护理门诊,老年护理活动服务中心,交通便利,有独立的公共厕所,需要排除没有集体卫生宿舍的正常生活环境,时刻关注老年人的正常生活必需品。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最好考虑建一些护理治疗病房和心理治疗实验室。
4.2 人性化空间设计
从老年人的身心生活舒适度分析,建筑主体应从建筑和结构设计的角度进行分析,以提高老年人的安全性。此外,还可以适应配备大面积的透明玻璃,可以有效满足老年人在长期生活中日照和采光的需求。阳台屋顶的设计应根据不同楼层的不同建筑高度,最好采用错层的阳台设计和处理形式,以满足各楼层的室外日照要求。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和身体免疫功能处于下降发展阶段,上公厕的次数可能更多,大多数老年人晚上会不止一次上公厕。很多城市养老院经常直接根据老人宿舍的厕所数量来设计自己的公共蹲厕。在实际使用中,很可能容易出现卫生间蹲厕位置不足的尴尬问题。因此我们应该特别注意改善城市养老院公共厕所的使用环境,不仅要从实际使用的角度出发,还要从实际的日常生活中找到一些规律,从而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使城市养老院更有可能更好地适应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环境。
4.3 特殊设施设计
由于老年人在社会上的身体素质一直在严重下降,为了充分方便老年人在社会上的日常出行,应在养老院建筑的电梯、公共厕所走廊、公园等重要位置合理设计各种无障碍出行通道,并建立完整的无障碍出行系统。考虑到社会上老年人身体发育较弱,应及时提供基本的公共交通工具。各种无障碍通行通道的合理规划、建设和设计,可以保证养老院各出入口区域和建筑内部空间的畅通无障碍,完善养老院无障碍通行管理体系,方便社会老年人出行和使用。特别是对于养老院建筑的各个出入口区域,必须严格保护通道的可靠连续性和合理使用。作为老年人在社会中最重要的日常进出通道,应该充分体现社会对老年人的经济热情和关爱。通常养老院建筑室外和室内都有一定的电梯高度差。电梯和上下坡道应相互配对,并充分考虑到保证老年人轮椅的安全使用,坡道的坡度应设计合理,台阶宽度应适当增加,台阶高度应降低,有利于老年人节省体力,另外,合理设计扶手,因为老人行动不便,年老体弱,走路需要扶手,而木质材料要尽量使用,避免使用金属材料。冷的冬天,金属扶手温度过低,会导致老人身体不适。结合老年人的行为习惯扶手高度应合理设计,控制在600mm-900mm之间,楼梯与走廊之间应连接好扶手,卫生间的扶手可供老年人使用。
4.4 无障碍公共空间设计
老年人公共生活空间适合采用较大的开放式空间,给老年人一个宽敞平等的公共生活环境,有利于老年人之间的人际交往,参与各种具有集体性质的体育娱乐活动。室外自然景观良好的情况,可以设置玻璃幕墙面对着美丽的自然风光,老年人可以足不出户地欣赏和观赏自然的壮丽景观。一般餐饮服务区的餐厅空间都是专门设计在靠近餐厅门窗户的角落,靠近餐厅的窗户,开阔眼界,欣赏窗外美景。为了有效提高其行动安全性,主卧的卫生间应尽可能多的设置在靠近老人的卧室,以使其在早晨起床后与其他老人的距离和互相影响的时间最小化。在具体要求这些系统设计时,可能需要特别注意充分考虑不同生理年龄老年人的日常生理和身体状况,以保证不同年龄老年人日常生理活动的安全性和可及性。使用温暖、人性化、环保地贴近我们自然的绿色材料,完全取代冰冷的天然黑、白、灰、滑、亮的天然石材,可以缩短老年人与自然的整体空间心理距离,缓解这些老年人长期生活在室外或室内容易产生的烦躁情绪。根据老年人特定的日常行为和生活习惯,以及其心身和生理特点,影响老年人日常安全活动的特定区域的整个空间活动范围,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流动性和可达性,并加强一些安全移动措施的综合合理使用。通过探索如何建立一个完整的环保标志、管理信息系统和应用平台,可以帮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准确了解周围环境。醒目、规范、严谨的医疗服务场所标识系统,可以帮助老年精神病人更方便快捷地找到正规的医疗服务场所,并按照医院的要求及时前往,同时更有利于提高整个养老院的管理效率和医疗服务管理功能。
4.5 养老设施设计
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质量逐渐扩大和提高,体力逐渐减弱,不如以前强壮。无障碍公共出行信息通道的建设、铺设和建立,必须充分考虑出入口、楼梯、电梯、走廊、厕所等位置。也必须充分考虑设置隐患监控报警的管理系统,并且要对管理系统进行及时的维护和安装。一旦我们发现一些老年人由于健康原因存在安全隐患,我们可以及时给他们发出安全警报,以避免与其他潜在的安全健康问题相关的不必要的问题。室内外装修还应配备所有必要的设备,如紧急逃生急救电话、自动控制空调系统、厨房室内外排风自动控制空调系统、室内外紧急逃生急救控制系统等。所有这些都应该被认为是同时构建的。
4.6巧用色彩进行设计
如何高效利用建筑色彩体现现代建筑设计的自然性、人文性和艺术性?因为这些老年人年纪大了,正确的记忆力逐渐下降,正确识别和理解周围事物的能力也逐渐薄弱。有鉴于此,养育老院的建筑设计师应充分利用墙上的建筑色彩、照明、光电照明、强度等标志,加强对老年建筑结构性能的识别,为这些老年人提供增加良好记忆力的窍门。心理学研究表明,与冷吸色与深色的关系相比,暖色与其他亮色的关系更加明显,能够积极直接地影响老年人,不仅可以缓解他们的心理焦虑压力,而且有助于有效治疗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建筑的室内色彩应以老年人的正常健康状况为主要参考,室内外色彩的组合也应严格遵循实际使用情况。对于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年人来说,色彩搭配应该更加生动明亮,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他们的脑细胞,而且有助于不断增强他们的健康意识,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帮助他们积极地尽快恢复健康。建筑材料的颜色选择我们可以考虑选择一些与自然相似的建筑材料,比如使用白色的木质墙体材料,这比使用黑白灰色的石墙或大理石墙更合理。
4.7老人感觉机能衰退的应对措施
由于身体老化,老年人的道路记忆和方向判断严重受损,往往导致无法准确识别方向,甚至根本无法识别和理解道路方向,无法准确理解这些交通地图的主要内容。因此,应采取长期的管理措施来应对弱势老年人感觉和听觉功能的明显下降。养老院感官识别系统的长远规划,不仅要充分考虑到部分老年人感官视觉的明显下降还要充分考虑到许多感官和听觉有困难的老年人。有logo 字体很重要,符号字体的设计要严格遵循清晰易读、简明易读的设计原则。结合使用特点,建议采用简化的图标字体。在保证中文,清晰沟通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文字的数量,以方便中国老年人快速准确地了解养老信息。
结束语:
以我国老年人生理功能特征分析为研究基础,深入研究我国养老院建筑的功能构成,以处理好老年人肢体运动生理弱、感官生理弱等诸多问题,完善相应的保护措施。通过对养老院的无障碍功能设计构成的深入分析,发现了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多种可能的具体解决方案。关注老年人心理、生理、生活需求的发展变化,从养老院的无障碍功能设计、标识信息系统和配色方案等方面提出了一套相应的功能设计管理措施。然而,为了实现真正功能化的专业产品设计,仍然需要专业设计技术人员在未来的设计实践中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分析和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