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瞭望东方周刊
古都洛阳 近年来,洛阳面对的议题,是如何以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彰显城市魅力,在保护传统风貌的同时以文化赋能城市发展。
近年来,洛阳受到各方广泛关注。无论是《风起洛阳》《登场了!洛阳》这样体现着城市人文底蕴的网络视听作品,还是通过河南卫视播出的舞蹈节目《洛神水赋》《龙门金刚》,都成功让洛阳一次次出圈。
作为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不仅仅是洛阳向外展示形象的名片。
2022年5月,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洛阳市城市更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将文化复兴作为城市更新试点的三大重点内容之一,提出“保持城市格局尺度,保护洛阳古都风貌,复兴城市历史文化”“彰显洛阳十三朝古都、工业遗存资源丰厚等地方特色”“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
为塑造一座古今辉映、独具魅力的城市,从注重挖掘文化特色的规划设计、风貌管理,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文旅融合的产业赋能,洛阳已经在行动。
“洛阳模式”奠定基础
洛阳群山环抱、水系发达,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也是中国建都时间最长的古代都城。
“洛阳的城市形态和城市风貌特色,离不开‘五都荟洛,四水绕城’的格局。”洛阳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张松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五都荟洛”,是指洛阳独有的都城遗址体系。在伊洛河沿线,分布有二里头、偃师商城、周王城、汉魏故城和隋唐洛阳城遗址,其规模之庞大举世罕见。
“四水绕城”,则指洛河、伊河、瀍河、涧河水系在洛阳纵横交叉。张松杰说:“孟津县、吉利区合并设区后,黄河也成为洛阳水系的一部分,因此洛阳如今是五河润泽。”
独特的自然山水格局和都城遗址分布,深刻影响了现代洛阳的城市建设。
洛阳是国家“一五”计划时期的重点建设城市,其一期城市总规便调集了国内精锐、邀请苏联专家指导。这份城市总规作出了一个意义深远的决定——避开金元故城、东周王城,将城市区向西延展至文物古迹较少的涧河以西地区。
跳出老城建新城的规划思路,在当时的国内城市建设中极具开创意义,被誉为“洛阳模式”,写入规划教科书。
平衡协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的关系,一直是洛阳城市规划的重点。“洛阳是全国最早一批主动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城市。”张松杰说。
20世纪80年代之初,改革开放拉开高速城镇化的序幕,洛阳率先提出了“先考古发掘后建设”。1987年,《洛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出台,根据这一规划,洛阳大量的地上地下历史文化遗存得以留存。
洛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告诉《瞭望东方周刊》:“1994年编制的第三期城市总规,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纳入其中;2008年我市编制了第四期城市总规,并同步编制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洛阳的城市建设,先后经历了向西跨越涧河,向南跨越洛河及伊河的发展格局,均与保护优先的规划思路密切相关,洛阳也因此呈现出古代遗址与现代城市错落相间、相映成辉的景象。
近年来,洛阳面对的议题,则是如何以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彰显城市魅力,在保护传统风貌的同时以文化赋能城市发展。
2018年,洛阳第五期城市总规修编全面展开,新时期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2050发展战略规划也开启同步编制。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老城更新学部副主任杨亮在介绍洛阳相关规划项目时说:“在明确底线之后,我们希望再走一步。就是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以历史保护为前置条件,对城市空间形态布局进行战略性思考和总体控制。”
彰显古韵,塑造新风
近年来,洛阳市相继编制了《中国龙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隋唐洛阳城保护规划》《汉魏故城保护规划》《邙山陵墓群保护规划》《东西南隅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并出台《洛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多部地方法规,为延续城市文脉保驾护航。
同时,洛阳的城市设计工作也全面展开,并在总体城市设计中提出了“山河风光,古都风韵,乐活风尚”的城市总体风貌特色愿景。
“在高速城镇化进程中,洛阳也曾出现盲目对标发达城市建设高楼大厦、城市风貌缺乏管理的现象,但洛阳及时发现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纠偏。”张松杰说。
为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更好彰显洛阳特色风貌,洛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专门组织开展了城市风貌管理深度研究工作。
张松杰坦言,找到洛阳特色风貌的立足点并非易事,因为洛阳“家底”太厚,选择突出哪个时代的建筑风格,一直是相关研究工作中争议最大的部分。
“从史前河洛、夏商周的最早中国,到汉魏隋唐的辉煌强盛;从明清时期的中原商业经济到中国现代工业的奠基,洛阳城市建设凝聚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建设理念、建筑形态制式与风格。”洛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
2021年,洛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编制的《洛阳市城市风貌管控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由洛阳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基于对当地自然山水、城址脉络、历史人文的深入研究,明确洛阳将塑造以“现代唐风”为主体的城市风貌。
据介绍,“现代唐风”是一种以唐风建筑或者唐风元素为母题,展现多元包容洛阳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和未来发展的建筑风貌。
“并不是要去做简单的仿唐建筑,而是引导城市现代建筑把握唐代建筑雍容大气、出挑深远的神韵,探索出体现洛阳特色的建筑风貌。”张松杰说。
规整有序、典雅庄重的洛阳市委党校新校区,以及借鉴了唐代建筑木构形象、以流线外观和水景体现水墨画神韵的洛阳市文化中心,便是洛阳近年来塑造“现代唐风”的代表建筑。
目前,洛阳正在实施城市风貌提升工程。洛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体现唐风韵味的基础上,“现代唐风”在不同区域可以有不同的特征体现。
“如果不考虑区域本身的环境和文化特征,便会造成新的‘千城一面,万楼一貌’。因此,《导则》更像一个大纲,为风貌管控划定了临山、滨水、遗址等不同的重点区,对建筑设计进行引导。”张松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