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三院 郭磊磊/文
从2017年参与洛阳轨道交通设计至今,已有5年有余。基本贯穿了洛阳轨道交通1号、2号线设计始终,目前两条线路都已全线通车,2号线已进入三权移交阶段。
洛阳轨道交通的建设速度可谓独具洛阳特色,即快、好、稳。纵观各个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特别是首条线路建设,从线网批复到个专项设计,再到施工建设,无不经历了一段较长的时期,而洛阳的轨道交通建设,从批复到首条线路建成通车,仅用了四年时间。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轨道交通的设计组织与设计管理,与普通民用建筑的设计组织与设计管理相比,相对比较复杂,需要的专项设计也比较多,除了建筑、结构、风、水、电等常规专业,还需要通信、信号、FASBAS、ISCS、电扶梯及屏蔽门、AFC及安检、门禁、区间、变电等十多项专项设计参与,这就对设计管理及建筑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众所周知,洛阳轨道交通设计周期相对较短,而且为首条线路设计,当时并没有一套完全适应当地情况的一套设计模式,这就更加考验了参与设计人员的协调能力、工作能力以及抗压能力。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经过各设计人员的努力,最终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了设计任务,为1号线提前开通运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于我们民用建筑设计,轨道交通的设计与管理,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
我主要是配合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一起参与地铁设计任务的,铁四院在设计管理上,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项目部组成及各级职位划分与我们基本相似,在这里就不在赘述,但在设计管理中,由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学习:
1、专业负责人的参与深度
在设计前期,设计人员通常是不得直接在业主面前汇报方案的,汇报必须有专业负责人进行汇报,这样专业负责人就可以把控本专业各个设计环节,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设计失误。如专业负责人遇到未决之事,则需请示项目负责人及个各级审查人员,共同商议解决。在设计管理上,个人认为这点最值得我们借鉴,在民用建筑设计管理上,往往因为设计规模及周期等原因,导致部分项目专业负责人把控不到位,导致一些设计失误的出现,给业主及我们自身都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2、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
首先是联系单及会议制度坚持。轨道交通设计,由于涉及专业多,门类广,时常有不同的专业遇到不同的问题,需要多部门多次协调,这样就必须进行正式联系单提交问题或者开会解决问题,最终形成纸质文件(会议纪要),这样能最大程度的避免各专业推诿扯皮,影响设计进度。
其次是会签制度的贯彻。轨道交通设计在设计后期共有两次会签,分为一签、二签。一签主要为各专业提出问题,以会签单的形式签发给各专业设计人员,以便在二签是对照检查,确保配合完成度,保证图纸质量。我们民用建筑设计虽不像轨道交通设计那样专项设计复杂,但出图前会签是万不可敷衍了事的,这是最后一道可以避免底图不对、遗漏设计项目的终极防线,避免施工失误在此一举。
3、现场配施制度
另一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就是坚决的贯彻项目配施制度。
在项目启动施工开始,在不同的阶段,则要求相关设计人员进行现场配施。配施频率在建设初期需保持在一周一次,在项目后期可按月进行配施,每次配施需提交现场配施单,由施工队(问题责任人)、监理、业主代表分别签字,最终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分别留存。在铁四院的内部管理中,是否按要求进行配合施工,在年终考核中也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
配施制度的严格执行,对设计人员对项目的把控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保证项目按照设计要求落地实施。
4、设计学习制度
铁四院总工办不定期的对全国各地铁设计问题进行收集,对问题进行剖析,提出解决方案,最终汇编成学习文件,发放至各项目部项目负责人及专业负责人手中,通过远程线上培训或线下专业负责人培训两种方式,定期对项目部相关设计人员进行宣贯学习。在问题收集的同时,也对好的方案进行收集,评出较好的设计方案,由设计人员通过远程学习对各设计人员进行方案讲解,提升大家设计水平。以上学习过程均需截屏或拍照留底,同样作为年终考核指标之一,督促大家进行学习。
这种“强迫”性的学习,不仅使铁四院设计水平稳步提升,而且逐步的形成了铁四院的技术积淀,为以后项目设计积累了大量的设计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以上为我在参与地铁设计及管理过程中感受最深的几个地方,在此与大家相互分享讨论,愿能作为他山之石,对我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