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三院 黄家军/文
随处可得的百度结果会告诉你:美的内涵是指能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事物的一种共同的本质属性。美包括生活美和艺术美两个最主要的形态。生活美又分为自然美和社会美。艺术美包含优美、崇高、悲剧、喜剧等几个基本范畴。喜剧有讽刺、揶揄、滑稽、机智、幽默、怪诞、荒诞等子范畴。美是形式的和谐(古典主义);美是上帝的属性(新柏拉图派);美是完善(理性主义);美是愉快(经验主义);美是关系(启蒙主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德国古典美学);美是生活(车尔尼雪夫斯基)等等。
建筑美是艺术美的形态之一。指建筑艺术的审美属性。"建筑"一次英文原词来自希腊语apxtrektuw(建筑师),原意为"巨大的工艺"。建筑艺术是通过建筑物的物质实体在三维空间体现的造型艺术。最初它是人类物质生活需要的产物,随着人类的进步,在实用功能中逐渐发展出审美功能,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在原始社会末期,已经有了"竹作为艺术的建筑术的萌芽"。建筑美是一定的社会审美意识与特定的建筑表现形式的有机统一,其特点为:实用性,建筑首先必须满足人类物质或精神生活的某种需要,审美价值不能脱离实用价值而存在;技术性,建筑的美学可能性受建筑技术达到的程度制约,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使建筑美出现新的形态;总效性,周围的环境、内外装饰对建筑的审美属性、审美价值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共性,建筑是一种公共生活现象,在其他艺术中常见的对个人情感的表现,在建筑艺术创作中很难容纳。
建筑美的内容包含:建筑的形式美。它直接诉诸人的感官,表现在建筑的轮、序列组合、空间安排、比例尺度、造型式样、色彩装饰、节奏的律、质感等方面,统一、均衡、比例、的律、对比、布局中的序列、规则的和不规则的序列设计、色彩运用等,是建筑形式美的法则。建筑体现的时代精神和社会物质文化风貌。建筑美具有时代的、民族的、地域的文化特征,体现着一定时代和民族的社会政治、哲学、伦理观念,并受到民族文化传统、地理气候、风俗习惯的制约,如古埃及精确的几何形体的巨大金字塔,象征法老的威势和王权的不可动播;古希腊雅典卫城的建筑群布局自由、高低错落,与雅典的奴隶主民主制有关:古罗马建筑规模宏大、气势堆伟、装饰丰富,与罗马帝国巨大的财富、大规模的奴隶劳动以及统治者的好大喜功分不开欧洲中世纪哥特式教堂建筑的垂直结构,造成向上、高耸、缈的艺术效果,体现了亲教的意图:巴洛克式建筑的富丽堂皇、光怪离奇与17、18世纪的王公贵族的风习有密切联系;北京宏阔显棒的故宫集中体现着中国封建时代传统文化的特征等。对建筑美的欣赏,可以通过角度、距离的改变和观赏点的移动,带来时间的推移,从而在空间景物的不断变化中唤起流动的感情。建筑美不再现具体的生活形象,它所激发的情绪带有朦、不确定的性质。在这个意义上,建筑被谢林、贝多芬比喻为"凝固的音乐"。对建筑美的研究,不但有助于提高建筑艺术的创作水平和鉴赏水平,也有助于加深对其他造型艺术如雕塑、绘画、工艺美术等的认识。
美可以概括为一种包含可以欣赏元素的属性。我们对于美有潜意识的感知,但随着对事物整体印象的提升,如同“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一样,我们的美感也会有显著的提升。可人们有时候并不单做正确的事情,受到价值取向的影响,当创造美和创造特别可以有同样的收益时,“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就会体现,因为创造美的门槛成本很高,而创造特别的方法则要简单许多。
关于美丑的取舍、合理的功能几乎就涵盖了建筑设计的全部内容,但人类文明进展到现在这样的进程时,经过几千年几万年的探索发展,我们就可以说关于设计再也没有可以精进的地方,可以做到机械化、程序化和自动生成么?
对随机性的解释有一个经典案例,如果猴子数量够多,每只猴子都可以使用打字机随便按一个字母,尝试足够多的次数,这样就能得到莎士比亚的作品。但科技的发展缩短了这样的过程,这个进程无限加快之后,智能自动生成的作品和人为作品的差距又在哪里呢?
在进行设计时往往会考虑的因素包括对于场地的分析和功能的需要以及希望达到的效果。人的感官主要有五类,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视觉欣赏到的属性比如比例、光影和材质,听觉主要为空间尺度,触觉主要为材质和距离,味觉和嗅觉则主要为材质以及环境内饰带来的心理暗示。比如故宫作为政治建筑,对称带来的威严感,红黄色点缀显现的华贵,石制品带来的厚重感,空间宽阔而让人感到自己的渺小,就设计出了朝拜者入宫过程中产生“这个国家很强”的谦卑感判断。
如果把建筑和其他学科做对比,最合适的莫过于医学,不过望闻问切都在想象中进行,对象也成了沙土。快速发现场地需要解决的问题,用最顺手的方法进行处理,在实际进行的时候根据具体情况的发展变化做出变动。
单单是这样的进程就概括了建筑学的一切的话,那么的确,它可以被取代,同时美也成了一种可以通过计算机量产的产物而失去了价值。实际上建筑设计还有一部分是接近于绘画等艺术品创作的。设计师不像医生,容不得错误,选择手段有限且需要有条不紊,而是设计作品也涵盖了你的习性,融入了你的故事,包容着你的错误。手绘画每一条线时抖动的倾向;面对同一个问题时做出选择的第一反应;对于色彩和材质的选择;想象方案建成时漫步内部看到的光影等等。所有使人们不同的特质也使创造物不同,传达创作时感受的作品成为艺术品。人们感受到故事、情绪、心意所以它是美的,因为相比于欣赏处理手法和更高级的材料技术等,人们还是更倾向于主观感受这样一种美妙的感官。
事物的成长总是回旋上升的,我们探索木建筑到斗拱等精妙绝伦的程度,把沙石从危险的重物变为万神庙巨大的穹顶,也有各种复杂极致杂糅的洛可可等,也会有秋裤楼、裤衩楼、财神楼等让人尴尬的作品,如果非要说真正的建筑之美是什么,那一定是关于一个答案的追求和这个惬意美妙的过程。爱因斯坦广为人知的言论从来是关于天赋和努力的,但其实也有另一句“如果让我在宇宙所有知识,和对它无尽的追求探索之间做出选择,我选择后者”。“朝闻道,夕可死矣”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人类发展历程中真正美的正是这份对于未知的追求和探索,建筑之美也就正是建筑人们对于美的探索的过程,这份人类美,才是真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