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党群信息工作部
总第1081期
 
关于我们
  • 出版时间:每月上旬
  • 投稿邮箱:lyymyhome@sina.cn
  • 联系电话:0379-63252224
  • 地  址:洛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元大道56号
基于中国古代城市理水思想的海绵城市建设研究
新闻作者:王天一  发布时间: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论文作者 王天一  
    一、当前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的现状及问题
    自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海绵城市”的概念以来,至今我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编制。尽管在2016年3月11日住建部印发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对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编制进行指导,但2018年上半年住建部通过对报送成果进行审查,发现各地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编制多存在规划编制方法不清楚、规划内容质量不高、深度不够等问题,导致规划成果科学性不强、难以落地。
    我公司规划二院于2017—2018年编制完成了《南阳新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洛宁县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和《新安县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笔者认为当前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存在科学性不强、难以落地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没有因地制宜的对所在城市气候水文、山水格局、自然植被进行分析,单一套用固定模板进行规划编制。笔者认为我国古代理水智慧是依托于我国城市的气候水文特征与人文思想,更有利于落地实施,并延续城市文脉。下文将结合我国古代理水思想与我院所做的这三项规划,阐述我国古代理水智慧在当代海绵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二、国内外雨水管理的差异
    海绵城市起源于西方国家的低影响开发技术(LID),LID技术于1990年起源于美国,是一种微观尺度的城市雨水管理技术,通过合理的场地设计,模拟开发前的自然水文条件,采用源头调控的近自然生态设计策略与技术措施,因此,LID技术主要强调在雨水初期进行调控。但西方发达国家首先气候环境与我国不同,发展LID技术的美国波特兰、澳大利亚爱丁堡等城市的降雨特征均为一年均匀分布,而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雨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且单次降雨量较大,LID设施难以承受单点暴雨雨量;其次,西方发达国家的灰色基础设施优于我国;再次,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绿地多于我国,为LID设施提供了良好的基底。所以,我国大部分城市难以完全通过LID技术解决城市的雨水管理问题。
    三、中国古代城市建设与周边自然环境的生态关系
    在湖北出土的文物中可以看到道家的一个观点:太一生水,生天、生地、生万物。道家的“太一”指的是宇宙万物生命之源,也就是说没有水不可能有生命,可见水对我们的重要性。水有德(万物可摄取)、仁(慈悲育众生)、义(曲直循其理)、智(水深不可测)、勇(赴百仞不移)、正(水至量必平)的特性,我们现在容易忽略了水的自身特性,而去炫耀技术手段,那样就走了弯路。
    我国古代营城通过水,将城市内外生态系统连为一体,城市是区域环境的一部分,城市内外的自然系统是完整和贯通的,也就构筑了稳定的生态安全格局。这里是乐清和永嘉在清朝时期的平面图。绝大多数中国古代的城市都不大,但古人的城市选址和营建却是在一个非常大的视野和尺度之下进行的。这些城市是整个区域自然山水的一部分,也是人工梳理出来的农业系统的一部分。城市的结构与整个区域的景观结构是一致的。城市内外的水系通过城墙上的水门互相贯通,甚至于山都是相互贯通的。
    我们在编制洛宁县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时,考虑到洛河东西向贯穿洛宁县城,北部凤翼山,南部熊耳山余脉,构成了良好的生态格局。因此,在构建城市海绵城市系统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利用南北山体与洛河这样的一个“大海绵”,并通过城市内部绿地系统与山体相连通,构成城市内外生态系统的统一。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讲,山体上的每一棵树都是一个“小水库”,所以这个“大海绵”的雨水调蓄能力是不可估量的,我们讲“山高水长”,就是山有多高,水有多长。同时,这样的一个海绵系统格局的构建,也延续了洛宁县固有的“山—城—水”的区域格局,增强居民的归属感。
    四、中国古代城市内部理水途径
    纵观十三朝古都洛阳城的发展,长期以来的人类活动使得洛阳的水网发达,城市与水系的关系密切。隋唐洛阳城是洛阳城发展的鼎盛阶段,期间园林盛行,城市内形成“家家流水、户户园林”的景观格局。“河—渠—池塘”的连通增加城市雨水的调蓄能力。
    我们在编制南阳新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时,考虑到南阳新城属于白河东岸的平原区域,且现状建设量较小,基本属于在一张白纸上做规划,我们就想到可以通过首先对城市的水网系统进行构建,形成丰富的城市公共海绵城市设施。“家家流水”就相当于构建丰富、贯通的水网系统,“户户园林”就相当于城市大大小小的斑块状的城市公园绿地。在对南阳新城区现状水系进行梳理后,因地制宜,通过新建、拓宽水系,分割不同的城市功能组团,加强公园绿地建设,形成“城中有园、城在园中”的景观格局。同时增加人工湖的建设,城区内散落大大小小的湖泊一方面提升了城市的雨水调蓄能力,另一方面结合湿地建设,也可改善水质。如此不仅强化了城市公共海绵设施的建设,使海绵城市建设更富有操作性,也可调节城市气候、美化城市环境。
    五、结语
    城市雨洪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古代城市理水思想所蕴含的尊重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水资源的历史经验和智慧,对建设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城市具有长远意义。在对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应时刻保持对科学和自然的敬畏与尊重,才能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海绵城市建设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