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党支部 赵建设/文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战胜利,从而夺取全国解放战争胜利的出发点。
6月24日下午,到达了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延安。在旅行社的安排下,吃过晚餐到达入住的酒店,已是傍晚时分。酒店在市中心与宝塔山隔河相望,放下行囊后我们就迫不及待的到酒店门前广场眺望宝塔山拍照留念。入夜后宝塔山下的灯光秀,揭开了延安人民热爱毛泽东、歌颂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光辉历史篇章。一幅幅熟悉的历史画卷在投影机的照射下,映衬在宝塔山上,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陕甘宁边区和延安后,十三年波澜壮阔的战斗画面有延安整风、军民大生产、张思德在炭窑的照片;毛泽东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为人民服务”的手书体。一幅幅真实的历史画面,牵动着我的内心感情,就是在这波澜壮阔的十三年中,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领导下,开创伟业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谱写了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宝贵精神财富,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有机融合的光辉典范。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郑重的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写进了党章,以党的根本大法的形式,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以确认。
在随后的两天里,我们参观了杨家岭、枣园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旧居和延安革命纪念馆。看着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实物,仿佛回到了那个激动人心的革命年代。党中央和毛主席在这里领导和指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夺取全国政权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石。通过这次参观对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所决定的,这也是党的最大正气,是党产生强大社会力量的源泉,是党夺取革命和建立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一部中国共产党史,就是一部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在延安时期提出的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特征和规范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定义务。延安时期,毛泽东《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这几篇著作,后被称为“老三篇”。“老三篇”阐述的就是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思想道德,也是延安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之前(25日上午),到梁家河参观学习,感受总书记习近平年轻时响应毛主席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号召,15岁就与北京知识青年,一起来到延安地区的延川县梁家河插队生活、锻炼7年的经历和成长的过程。
进入村口,一块刻有“知识井”的石碑竖立在路边,顺着指示方向,我来到了习近平当年插队时,带头修建的知青井。从介绍中看到,当年习近平带领知青和当地村民,克服打水井遇到的种种困难,挖出一口深水井,解决了村里吃水问题,而且是三口水井(两口用于农田灌溉称为“大口井”)。
在梁家河的7年里,用习近平的话来说就是“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茫、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有了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是培养出我不变的信念:为人民做实事!”这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个共产党员40多年前的坚定信念。
习近平把自己看作是延安人,他忘不了梁家河,忘不了陕北这块神奇的土地,忘不了与乡亲共同的艰苦岁月,更忘不了为民做事的信念与担当。他说:“那个时候我就说,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要从政,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
从梁家河黄土地出发的习近平,无论身处何地、官居何位,心中对于梁家河的乡亲们没有一颗忘怀,他对梁家河的人民如此对全国人民亦是如此。他怀着一颗“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真正与民同苦,为民分忧。40多年来,习近平以扎实苦干敢于担当的实干精神,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最高宗旨放在心上,可以说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延安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继承和发扬。我们要时刻不忘党的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发扬延安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