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党群信息工作部
总第1069期
 
关于我们
  • 出版时间:每月上旬
  • 投稿邮箱:lyymyhome@sina.cn
  • 联系电话:0379-63252224
  • 地  址:洛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元大道56号
新时代城市设计,要有一些诗情画意——新时代城乡规划知识培训班学习心得
新闻作者:贾鑫  发布时间: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二城乡规划院 贾鑫/图文
    1月17日——19日,由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办,河南省城市规划协会、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承办的“新时代城乡规划知识培训”在省会郑州举行,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培训学习。
    培训会议上,各位专家学者对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设计、城市双修、海绵城市、百城提质等多个课题做了专题汇报。其中,同济卢济威教授在会议上作了题为《城市设计与城市建设》的主题报告。他从城市设计概念重塑、当前城市设计存在的三大误区(片面追求城市景观美,而忽略城市活力的提升;受全球化影响和模式化的设计方法,形成千城一面的形态特征;用城市规划的方法进行城市设计)、我国当代城市设计五大目标趋势(粗放城市—集约城市;汽车城市—步行化城市;视觉城市—行为城市;平面城市—立体城市;历史保护—保护发展共生)三方面,通过案例详细分析讲解,指出当下城市设计所受到的重视程度与在城市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不相符,纠正了现下盛行的城市设计所存在的问题、误区,明确城市所需要的城市设计是什么样的。
    听取卢教授关于城市设计的专题报告后,我深有所思。结合平时自己对城市设计的认识,在这里简单谈下个人关于城市设计的浅薄见解:
     一、新一轮城市设计“来势汹汹”
    城市设计工作受到的重视,尤其是其来自政府方面的强调,大致是缘起于2013年底《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公报》中的政治浪漫主义:“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2015年12月20日时隔37年再度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公开性和强制性”、“要全面发展城市设计”、“提高城市设计水平”。
   2016年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提升城市建筑水平、完善城市公共服务......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
    尤其是党中央在2017年10月18日召开了十九大会议,明确提出了一系列以“新”为显著特征的顶层纲领、新时代新矛盾的新论断,要求各行各业都需要尽快领悟和学习。城市设计至少与美好生活、美丽中国、充分发展、城市双修、城市风貌等相关,“城市设计工作”也经由住建部启动城市设计试点而成为规划管理部门的一项专门事务。
    这一系列顶层文件,加上住建部在海口试点的城市“双修”工作,使城市设计工作受到了极大重视,并被期待为解决城市景观风貌管控问题,提供更高品质城市空间环境的一种“专业”药方、甚至更深刻的城市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二、总规与城市设计:思维的差异与融合
    城市设计工作贯穿了规划的全过程。详细规划层面的城市设计与控规、修规的结合、探索,已有一定成果和作用,但总体城市设计与总体规划的结合仍处在摸索的阶段,单独编制的总体城市设计与城市总体规划多是“两层皮”的关系。
    城市总体规划与总体城市设计,研究的客体都是城市,研究主体都是人,为什么两者是“两层皮”的关系?个人认为是研究主体人的思维观不同,也即对待事物与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与逻辑链不同。
    (1)城市总体规划
    总规思维出发点是空间资源分配,其逻辑是公平有效的保护、分配和利用资源,反映到成果则是以空间管控、土地使用等内容为核心。
    总规更多的是以“建设”的思维看城市。“人”往往以抽象、冰冷的数字形式出现,以数字代表规模、以人均指标匹配设施,它更多的是强调“硬”。通过科学、技术的力量推动城市发展,使城市更加“高效”、更加“绿色”、更加“智慧”。
    总规从“理性”分析出发,剖析一座城市。通过对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等现状分析,在符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预测未来:目标、规模(人口、用地、设施等),并落实在空间发展方向与设施、用地布局上。
    (2)总体城市设计
    总体城市设计的思维出发点是空间整合,其逻辑是将城市与自然重归一体,将城市三维空间和谐塑造。反映到成果则是以山水格局梳理、城市整体空间框架建立等内容为核心。
    总体城市设计以“体验”思维看城市。多强调“人”的体验及人文内涵的传承与发扬,并通过提炼城市特色、挖掘城市文化等人文手段来彰显城市魅力。它主张有血肉的“人”与“活力”城市,如职住平衡、配套设施人性化、城市功能的混合使用等等。
    总体城市设计从“创作”出发,更多的是塑造和谐的城市三维空间形态,如建筑韵律、开敞空间节奏、整体风格统一、城市色彩协调等等。
    城市总体规划与总体城市设计执行者都是人,人的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并不是一分为二的,更多的是混杂在一起呈现的。所以,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要以理性思维为主导,附有感性的理性思维;在总体城市设计中要以感性思维为主导,基于理性的感性思维。
    三、规划师与城市设计:人文情怀与诗情画意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城市工作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这意味着城市的中心工作开始从发展经济转向建设人居环境。而人居环境的最高境界可以借用海德格尔的一句话来描述,即“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其哲学内涵是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而非仅指物质层面的追求。因此,人居环境要关注大多数平常人在物质和精神双重层面的生活需求。建设美好家园,既能为人们提供作为生物体所需的寄居空间,更能为人们获得与自然相融相生的精神愉悦创造条件,从而回归到追求美好人居环境的梦想和情怀。
    城市规划设计可以用很多科学的方法来分析研究,但设计得有创意,创意靠逻辑是推导不出来的,逻辑推导出来的是科学的、合理的,但是不能感动人。而创意与规划师的个人人文素养有关。白居易通过“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写出了一幅画卷般的西湖,令人百游不厌。杜牧通过“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出了一幅月夜思友人的画卷,也让后人提及二十四桥即想到扬州城。从诗词中,可以“看”到宜居环境是什么样的,这远不是我们生硬的提出几个规划口号所能达到的。如我们在与同济规划院在合作编制洛阳高新区丰李空间发展规划时,通过现场调研、现状分析,最终提炼概括出的“鹿蹄山畔、洛水润养、山水田园、丰业之里”,也是有诗情画意的,很好的展现了“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这一城市规划目标。
    规划师应将个人理想抱负与城市发展、时代精神、人民需求相结合,提高个人人文素养。提升人文素养、培养诗情画意的途径通常有三个:一熟读诗词;二成立一个规划师的诗画群,慢慢培养情怀;三用诗人的眼光捕捉美,用诗人的心灵感悟美,用诗人的理想去营造富有诗情画意的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