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党群信息工作部
总第1042期
 
关于我们
  • 出版时间:每月上旬
  • 投稿邮箱:lyymyhome@sina.cn
  • 联系电话:0379-63252224
  • 地  址:洛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元大道56号
公司赴深圳参加第一届交通大数据论坛
新闻作者:刘洋  发布时间: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一场乡规划院 刘洋/图文
     2015年10月16日,由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和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共同主办的“第一届交通大数据平台与开放合作国际论坛”在深圳举行,公司总经理曹红普带队,第一城乡规划院院长邢辉、院长助理罗鸽等人前去参加学习。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交通大数据平台与开放合作”,与会的国内外十几位专家围绕大数据环境下交通规划技术转型,大数据、互联网+环境下出行服务,基于大数据与车联网技术的交通管控以及交通大数据开放合作与平台共享等多项内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分享。
    上午的会议中,同济大学博导杨东援教授以“大数据与城市空间活动的分析”为题做了演讲,就大数据环境下如何与传统的理论进行衔接,如何突破数据收集时遇到的瓶颈进行了详细介绍,指出大数据在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中的应用和数据分析采集时受城市空间活动的影响。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在报告中提出交通大数据应放入城市大数据中进行研究,就如何在数据洪流中对数据的时空一体化进行挖掘,建立可视化的数据时空模型进行了探讨。密歇根大学刘向宏教授结合其在美国所做的车联网项目,分析如何在车路协同条件下进行数据采集评估,给国内城市的应用提供了借鉴。中山大学的余志教授介绍了“openITS”即开放的智能交通系统平台,指出要根据数据建立相应的模型,分析对应的问题,不能机械地套用模型,这才能更好地解决交通问题,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价值,不使之成为空洞的口号。中规院的殷广涛院长分析了交通调查方法及模型如何在大数据环境下进行传承和创新,介绍了正在编制的《综合交通体系调查导则》,该导则的制定将为交通调查提供规范指导,更好地服务于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深圳交通研究中心张晓春主任把深圳市在交通大数据应用中的领先经验向各位进行分享,指出要进行区域融合背景下的综合交通分析,并需进行精细化的评估,深圳交通中心在数据收集和处理,交通问题解决等方面走在国内的前列,并可以面向政府、企业、公众提供服务,已产生较为明显的效益,可供其他城市参考学习。来自德国的Thomas Busch介绍了法兰克福地区的乘客信息管理系统,从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后发布,根据反馈调整路线规划,提升公交服务等方面展开,同国内从业者分享了德国的经验。
   下午的会议中,首先由南京的杨涛教授介绍了交通大数据发展时需要在制度方面进行的建设,指出“有了大数据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大数据是万万不能的”,要运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大数据,以更好地利用它。随后,来自上海、武汉、重庆、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的资深交通规划人士及相关主管部门领导也分别介绍了大数据在当地交通领域的应用,就交通数据如何采集,如何充分挖掘数据潜力,如何扩展数据来源等各个方面展开了详细的论证和分析,就各地如何利用数据为交通规划及城市规划提供支撑,从而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进行了探讨。同时不同地区根据各地实际,利用公交GPS、出租GPS、手机移动信令、公交IC卡数据、浮动车、RFID、社交网络等各种途径收集数据,并建立各自的数据校核检验模型,使数据真实可信,探讨了如何使数据平台标准化,可移植化等问题。尤其是来自武汉的专家提出要尽快落实“三规合一”,即将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用地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三者统一起来进行,避免各自规划造成的冲突和浪费,为规划从业者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作方向。深圳嗒嗒巴士的CEO周瑞金女士介绍了该公司定制巴士如何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为人们提供更优的出行服务,为大数据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实践。
    这次大会是国内首次召开的关于交通大数据领域的会议,是在大数据云平台等新技术方兴未艾之时召开的,很重要也很及时,为规划设计人员在新技术环境下如何展开业务、如何利用好新技术,为各自的专业业务的提升指出了新的方向,并且众多演讲嘉宾的各种观点激烈碰撞,开拓了大家的思路,相信通过这次会议,我们会积极地利用新技术,学习各种好的观点和理念,为本地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的发展贡献新的力量。